股市配资app官网
本文图片45张
全文2629字
阅读约8分钟
最近,恰逢松赞二十五周年,我跟随松赞开启了一趟八天五间酒店的旅程。
此行,我们从香格里拉旗舰店至里程碑式的梅里店,再深入西南,一一去往茨中、丙中洛、石月亮,沿途的山川风貌,已足够令人铭记。
然而,真正沉淀于心的,是松赞那份细致入微的关怀:酒店润物无声的周全,管家对人文风物的熟稔解读,以及身处壮阔天地,亦能安享的舒适栖居。
松赞茨中山居
自2000年首家绿谷山居启程,到如今十八处居所如星辰散落于滇藏线,松赞已悄然构建起一张独特的旅宿网络。
它以精心选址的居停之所为基点,串接起散落深谷秘境的风光与人文,为旅人开启一扇扇通往远方与内心的窗。
我特意选择了此行中三间更年轻的山居特写。因为它们像是松赞血脉里轻盈却笃定的新生力量,既延续着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与守护,也融入了契合当下的设计巧思,从它们中也许更能看见松赞的守正与创新。
Part 01
松赞茨中山居
焕新,更是焕活
创立于2000年的松赞,其早期酒店面临的焕新课题势在必行。茨中山居,便是这场蜕变中的典范之作,亦是我此行的心头挚爱。
松赞茨中山居位于茨中村山峦高处,自2013年迎客,原仅十间客房。岁月流转,其规模与功能渐难匹配当下所需。
历经一年的精心打磨,山居于去年末焕然新生,翩然归来。
再相见时,它已经脱胎换骨。
室内设计延续了东西合璧的基因,更融入了与乡土血脉相连的色调——沉静的大地黄与温润的葡萄紫,营造出既舒适又温婉的氛围。
细节之处可见匠心:椅面布艺流淌着山水的脉络,地毯织就如林间草木的纹样,栏杆造型恰似举杯邀饮的弧线,无不低语着对周遭自然的敬意与呼应。
客房数量由十间增至二十六间,新增直面澜沧江的景观房,视野尤为动人。
当然,茨中山居的焕新不止于“表”,更在“里”——它是松赞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间酒庄酒店。
依托茨中得天独厚的造物条件以及深厚的葡萄种植底蕴,松赞真正实现了“在地化”的深度演绎。
葡萄酒文化不仅浸润于空间设计,更与旅居体验紧密交织,令山居焕发独特生机,从而真正实现焕活。
住客可深入酒窖,探访佳酿诞生的奥秘,了解大香格里拉葡萄产区的风韵,聆听专业侍酒师讲述杯中故事,再悠然品鉴本地精粹。
不过最触动我心弦的,是山居中那一片葳蕤生机的绿意。
听闻开业之初,为守护村中林木,松赞曾向村民提供养护支持。如今,十二年悉心呵护下,昔日的庭院已悄然化作一方葱茏的热带植物园。
小小天地间,红鲤悠然池中,翠竹轻掩庭园,每一株生命都在滋养下蓬勃舒展,时光的厚赠清晰可见。
来之前,听同行的媒体说,三十年前的茨中村是一个稻花飘香、淳朴简单的村庄。但来了后发现,这里已经变成一个颇为标准的现代化小镇了。
有人说,不变的好像只有日夜奔腾的澜沧江水。
但我想,松赞已经在变与不变间做了最好的选择,它用一方庭院封存了茨中最本真动人的自然印记,也用全新体验展现着如今茨中该有的最美模样。
Part 01
松赞丙中洛山居
年轻、当代的居停
在怒江大峡谷的深处,丙中洛宛如一块被群山捧出的温润翡翠。四周雪峰屏立,独留一片舒缓坡地,层叠梯田与蜿蜒小径交织,滋养着自给自足、怡然自得的生活图景,恍若遗世独立的“桃源之境”。
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,更在于它是多元共生的典范——怒族、藏族、傈僳族、独龙族在此和睦比邻,藏传佛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和谐共存,让丙中洛赢得了“人神共居之地”的美誉。
去年落成的松赞丙中洛山居,正是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新一代旅居空间。
它面向开阔梯田,建筑群如舒展的扇面,将云雾缭绕的田野与巍峨山影尽收眼底。
为了尽可能尊崇当地村落,所有建筑不超过三层,外立面以黄色夯土墙面、页岩坡屋顶铸就,谦逊、低调地融入土地中,成为风景的一部分,而非突兀的符号。
在汲取传统藏式民居结构精髓的同时,室内设计展现出松赞新一代的审美主张——去繁复符号,重内在体验。
公共区域铺陈温润实木,搭配低饱和度、线条流畅的现代家具,营造出亲切、松弛、明快的归家感,一扫传统符号的沉重。
松赞丙中洛山居共有45间客房,全景落地窗与开放式阳台的观景玻璃,模糊了室内外界限,令梯田云雾成为触手可及的流动画卷。
设计与公区一脉相承,卧室尺度宽敞,摒弃冗余装饰,陈设简练,家具疏朗,一目了然,回归空间舒适与视野通透的本质。
标志性的铜洗手盆依然出现在了浴室,铺设的石砖选择了更利落的深灰色。
值得一提的是,所有的房间都带有宽阔的露台,契合年轻一代“松弛感”旅行的追求。只是坐在这里,欣赏云雾梯田,就已经觉得是人生乐事了。
丙中洛不仅是深藏峡谷的栖居之所,更是松赞品牌旅居美学进化的重要表达。
它超越了地域符号的堆砌,以更简约的形态、更松弛的气质,回归旅居的核心本质——与壮丽自然的无界连接、与在地文化的真诚对话,以及身心得以安放的内在舒适。
Part 03
松赞石月亮山居
峡谷,更极致的选址
新一代松赞的旅居美学,或许是更轻盈的。
石月亮山居,也给予我这样的感受。
这是松赞首家峡谷店,坐落于碧罗雪山约1750米海拔的山腰处,壮阔的怒江大峡谷尽收眼底。
为了这一绝妙的选址,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先生等了二十年,它非轻易可栖,而是历经山风的无数次指引,最终择定一处与传说中“石月亮”巨岩遥遥相望的云崖。它的落定,承袭了松赞血脉里的执拗。
此地,目光挣脱了所有束缚,雪山、深涧、奔涌的云海仿佛近在眉睫,每一方窗棂都框住一卷流动的山河史诗。清晨醒来,如睡在云雾之中,漫步在山居中,也有着“仙境”的美感。
同样是小而美的路线,这间山居设有55间客房,无边泳池、SPA、健身房、多功能厅、精品店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。
室内以原木为主,点缀其中的彩色玻璃、马赛克砖都是对松赞logo形状和颜色的抽象提炼。
家具不见冗余的雕饰,线条凝练舒展,触手是土地的温润。空间的永恒主角,始终是窗外那幅磅礴而瞬息万变的天然长卷。
开放型的浴室空间消弭了界限,让整体空间更通透、敞亮,即便是洗手、梳妆时,也能望见山野。
走出酒店,一如既往擅长挖掘在地文化的松赞,在这里也提供足够独特的活动。
我们在高黎贡山亚坪原始森林中徒步,观察植物、感受自然,未知的路途上全是惊喜;我们还体验了一把帐篷野餐,户外炒制的土豆饭香到让人垂涎三尺……除此之外,还有老姆登教堂、老姆登村探访等诸多活动值得选择。
八天的行程中,我们一一住了五间松赞,选择茨中山居、丙中洛山居、石月亮山居三间来详细讲述,是因为它们是其中“新”的代表。
它们依然用近乎偏执的选址延续着松赞与天地共处的恰然、对在地文化的尊崇,也从更轻盈的设计、更松弛的氛围、更深刻的体验引渡我们继续前往更辽远的身心自由。
你想去哪一间松赞?
留言和我们分享
/ / /
/ / /
/ / /
/ / / /
/ /
/ / / /
/ /
/ / /
/ / /
民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